当前位置:首页 >> 慈善资讯 >> 慈善聚焦
以慈善为笔,绘就儿童幸福画卷

  2025-02-25

       在河埒街道北桥社区,一场爱心与创新交织的公益实践正蓬勃展开。社区积极探索慈善服务儿童新模式,从闲置物品的循环利用,到资源的集聚整合,再到社区治理的创新实践,每一步都致力于提升辖区儿童的幸福感,营造充满温情的有爱氛围。



慈善“集成”,构筑美好“童梦里”

       近年来,北桥社区在对辖区困境儿童、流动儿童以及双职工家庭儿童等特殊群体走访后发现,由于稻香片区为开放式区域,老新村和城中村房屋出租率高,生活环境的不安全性、监护人的疏忽缺位等因素,儿童的安全和照护问题不容忽视。

       2024年,北桥社区以“家门口”服务站为理念,利用稻香新村一处老旧车库改造成270平方米的“童梦里”博爱家园。社区以儿童视角出发,用儿童能阅读的语言,设计IP服务形象“楼北北”,开设博爱研学馆、乐慈善商店、植物研究所、童梦书屋等4个特色展区,可同时容纳50余名儿童开展活动。通过链接区教育局、区民政局、区红十字会、区慈善基金会及社区爱心企业等资源,在北桥市井网红街区的闲置空间和闲置墙面等进行“童梦里”氛围营造,一处集儿童应急保护和社区救助关爱服务为一体的阵地空间应运而生。



“五防”教育,营造公益新风尚

       考虑到辖区流动儿童的家庭通常只有父母参与照料,然而父母的工作时间长,能够完全投入儿童照料的时间较少且平时缺乏对儿童安全教育知识的传递。特别是在防范性侵、防止被拐、应对校园霸凌等方面。为此,北桥启动了由无锡市慈善总会支持的儿童安全“五防”教育课系列活动,定期邀请专家和专业社会组织的老师,开展应急救护、防灾避险等知识培训。

       随着2024年“童梦里”暑托班和2025年寒托班的顺利举办,北桥“童梦里”供给提供了5次儿童安全“五防”课程及应急救护物资仓储服务,服务覆盖150人次。通过系统的教育培训、模拟实操、技能训练等形式为辖区儿童提供应急能力培训,从而增强儿童的应急意识和应对能力,使其在面临突发情况时能够迅速、有效地做出反应,保障自身和他人的安全。同时,通过儿童影响整个家庭,让急救技能与日常生活紧密相连,有效提升家庭成员的安全意识和自救互救的能力。



以善易“物”,开启爱心双循环

       北桥“童梦里”的乐慈善商店委托无锡灵山慈善基金会朝曦公益基金运营,社区鼓励居民用闲置物品兑换相应亲子活动并参与救助困境儿童的爱心流转。

       这些捐赠的实体物品经过筛选,一部分用于乐慈善商店的日常运维,另一部分则在“北桥好市”公益市集义卖。截至目前,“北桥好市”公益市集已成功举办9场,累计吸引超过3000人次参与,义卖筹集物资超过6700件,资金达2万余元。义卖所得收益扣除运营成本后,一部分捐入社区慈善基金账户,用于社区困境儿童救助等公益服务领域,另一部分则是定向捐助重庆彭水、忠县、贵州思南县128位山区困境学生的助学金(其中44名小学生、38名初中生、30位高中生、7名中专生、6名大专生,3名本科生),这种资源动员方式,有效推动了慈善基金救助工作融入社区生活,真正实现了以善易“物”,以德生“金”。



       未来,北桥社区将继续创新慈善服务模式,拓展服务领域,让慈善的温暖照亮每一个角落,为儿童的幸福生活持续“加码”,构筑了“需有应、弱有扶、急有救”的良好社区生态。

首页 项目 基金 资讯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