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过去一年,河埒街道水秀社区将“零距离工作法”转化为更贴合民生、更顺应时代的服务实践成果,秉持着“慈心为本、善举为民”理念,发挥慈善公益事业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中的积极作用,用心用情用力将民生“关键小事”办成老百姓心坎上的“温暖大事”。

聚焦民生福祉,解决群众身边“小急难”
“李阿伯,您腿不好,尽量少走动,有垃圾要扔或者要去买菜您随时找我”“黄阿姨,这是您上次托我买的药,我给您送上门来了”“王阿姨,我带着家庭医生给您测个血压血糖”……水秀社区常态化开展“友邻包”邻里互助项目,通过提供生活易耗品代买、上门舒心陪聊、送学入户等志愿服务,让随手公益成为可能。
去年,水秀社区增设“友邻生活参与包”,拓宽友邻包“朋友圈”,打造全方位惠老助餐服务。社区充分调动小区党员、红色物业、周边商铺等公益力量,在栖庭乐龄驿站、水秀新村供销社分别增设“零距离”助餐点,让“友邻包”志愿者们在周边楼栋发起早餐代买、中餐代送、晚餐净菜配送等服务,以“1+N”点位分布模式推动惠老助餐全覆盖,切实解决高龄、失能等特殊老人送餐问题,全天候守护老人“舌尖上的幸福”。

加强队伍建设,凝聚多元慈善力量
“为社会做贡献是我们企业应尽的社会责任和义务。”无锡通顺市政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在职党支部书记王勇有感而发,持续多年向社区捐献物资,激励着广大慈善商企投入社区慈善事业的建设中。社区增设“你好乡邻握手包”,动员多方资源,筹集善款及物资,用于辖区独居孤寡、重度残疾人、困境儿童的帮扶以及社区环境改造等公益服务。
爱心护学岗、平安巡逻队、流动小喇叭、洁美大行动、清朗普法员……社区的角角落落、线上线下都能够看到志愿者们的身影。每年通过评选表彰“最美志愿者”“最美水秀人”“水秀之星”等活动,汇聚起共创水秀美好家园的志愿能量,彰显人文水秀好风尚。同时,社区创新打造“流动办公桌”平台,引入区信访局、住建局等机关部门送服务进小区,精准为民纾困解忧。多元力量的加入,让更多专业力量聚在邻里,为社区公益慈善事业的长足发展奠定了根基。
拓宽全龄参与,延续慈善文化氛围
社区聚焦“一老一小”群体的多样需求,增设“开放课堂充能包”,针对不同年龄段的人群设计适合的慈善参与方式。在寒暑期,社区带领辖区孩子们前往无锡慈善博物馆参观学习,在他们的心中树立起慈善意识,注入向善的力量;让孩子们切身实地参与到社区建设中来,鼓励孩子们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活动,与网格员们入户走访,探访辖区空巢老年人,为老人们送去关爱与活力。
水秀社区开展“共邻99”公益主题活动,发布了“捡塑慢行”徒步环保计划、“开放课堂”充能提质计划等9大公益计划,动员更多居民“益”起做好事。为了拓宽全龄参与志愿服务渠道,持续激活居民全过程参与热情,社区开发了“智汇水秀”线上小程序,引入“水珠派兑”志愿积分兑换机器,实现活动参与、奖励兑换、活动评价等“一站式自助服务”,有效营造了慈善社区的温暖向上的环境氛围,使整个社区洋溢着“人文水秀好风尚”。